时间: 2025-04-28 11:1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11:43
夏种:字面意思是指在夏季进行的农作物播种活动。在**,夏种通常指的是在春季播种的作物收获后,紧接着在夏季播种下一季的作物,如水稻、玉米等。
夏种一词源于农业实践,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其含义和应用也在不断演变。在古代,夏种可能更多依赖于自然条件和传统经验,而现代农业则更多依赖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
在**传统文化中,夏种是农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节气、农谚等紧密相关。它反映了农民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夏种让人联想到炎热的夏日、勤劳的农民和丰收的希望。它传递出一种勤劳、坚韧和希望的情感。
在我的家乡,夏种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时刻。每当这个时候,整个村庄都会忙碌起来,大家互相帮助,共同期待着秋天的丰收。
在诗歌中,夏种可以被描绘为:
炎炎夏日,稻田波光, 农民挥汗,播种希望。 绿意盎然,生命蓬勃, 夏种之歌,响彻田野。
夏种的场景可以让人联想到金黄的麦田、忙碌的农民和机械的轰鸣声。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夏种的生动画面。
在不同文化中,夏季播种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温带地区,夏季可能是主要作物生长的季节,而在热带地区,可能会有更多的轮作和连续播种。
夏种作为一个农业术语,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通过对夏种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农业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夏种这一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农业活动,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夏,中国之人也。
2.
【种】
(形声。从禾,中(重)声。本义:播种;散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种,先种后熟也。 、 《诗·大雅·閟宫》-黍稷种稑。 、 《周礼·内宰》-而生种稑之种。 、 《诗·大雅·生民》-种之黄茂,实方实苞。 、 《吕氏春秋·辩土》-慎其种,勿使数,亦无使疏。 、 《礼记·月令》-仲秋乃劝种麦。 、 《梦溪笔谈·采草药》-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 、 《书·大禹谟》-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
【组词】
种田;种子、 种惠、 种祸、 种福、 种祉、 种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