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3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2:34:20
“捯气儿”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话中。字面意思是指调整呼吸,特别是在剧烈或情绪激动后,通过深呼吸来平复气息。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呼吸来缓解紧张或疲劳的状态。
在口语中,“捯气儿”常用于描述人们在剧烈后需要停下来喘口气的情况,如跑步、爬山后。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以用来描绘人物在紧张或激动后的生理反应,增加场景的真实感。在专业领域,如体育训练中,教练可能会指导员在训练间隙“捯气儿”,以帮助他们恢复体力。
同义词:喘气、深呼吸、调息 反义词:屏气、憋气
同义词“喘气”和“深呼吸”在描述调整呼吸的行为上与“捯气儿”相似,但“捯气儿”更侧重于在紧张或剧烈活动后的恢复过程。反义词“屏气”和“憋气”则描述的是抑制呼吸的行为。
“捯气儿”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方言中的“捯”(调整、整理)和“气儿”(呼吸)组合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接受并用于描述人们在特定情况下的呼吸行为。
在*北方文化中,尤其是北京话中,“捯气儿”是一个常用词汇,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惯和语言特色。这个词的使用也体现了人们对身体健康和**恢复的关注。
“捯气儿”这个词给人一种轻松和恢复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在紧张或剧烈活动后需要放松和恢复的场景。它传递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即在忙碌和紧张之后,适时地给自己一些喘息的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朋友们在**后说“捯气儿”,这个词已经成为我们交流中的一部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彼此的身体状态和情绪。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捯气儿”:
晨跑后,我在公园的长椅上捯气儿,
阳光洒在脸上,微风轻拂,
心中的疲惫随着每一次深呼吸消散,
生活的美好,在这一刻静静流淌。
想象一个人在公园的长椅上捯气儿,周围是绿树和鸟鸣,这个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可以联想到轻柔的音乐和自然的画面,如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和阳光透过树叶的斑驳光影。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atch one's breath”或“take a deep breath”,这些表达也用于描述在紧张或剧烈活动后的呼吸调整。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对这一行为的描述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
通过对“捯气儿”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它在文化中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生理行为的词汇,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和放松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方言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加交流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1. 【捯】 [方言] 两手不停地替换着把线纱或绳索绕好或拉回 寻找;追究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