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4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1:48:27
“历久”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经历长时间的考验或存在。基本含义是指某事物或某种状态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长久不变或持续存在。
在文学中,“历久”常用来形容经典作品或传统*俗,强调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历久弥新”。 在口语中,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或物品的耐用性,如“他的友谊历久不衰”。 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可以用来描述文物或历史**的持久性。
同义词:
反义词:
“历久”由“历”和“久”两个字组成。“历”字有经历、经过的意思,“久”字表示时间长。两个字组合起来,强调经历长时间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左传》中已有使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历久”常与传统美德、经典文化联系在一起,强调事物的持久价值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常用来形容人际关系的稳定性和物品的耐用性。
“历久”给人以稳定、可靠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经典、传统和持久不变的美好事物。它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和选择,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历久弥新的物品或关系。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历久不衰的友谊,即使多年未见,再次相聚时依然如故,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历久”的真正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友谊历久,时光荏苒,情谊不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老建筑或传统艺术品的画面,传达出历久弥新的感觉。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悠扬的古琴音乐,传递出时间的深远和文化的厚重。
在英语中,“历久”可以对应为“enduring”或“lasting”,强调事物的持久性和耐久性。在不同文化中,对持久性的重视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时间考验的尊重和认可。
通过对“历久”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持久性和稳定性方面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历久”可以增强语句的深度和内涵,使表达更加丰富和有力。
1.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
2.
【久】
灸灼。“灸”的古字。
【引证】
《睡虎地秦墓竹简》-其腹有久故瘢二所。 、 《说文》-久,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 、 《仪礼·既夕礼》。注:“当为灸。”-皆木桁,久之。
支撑。
【引证】
《周礼·庐人》。注:“犹柱也。今本以灸为之。”-久诸墙以观其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