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3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30:24
历久弥坚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经历的时间越长久,事物的坚固程度反而更加增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意志、信念、友情或者某种品质在时间的考验下变得更加坚定不移。
在文学作品中,历久弥坚 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坚韧不拔和忠诚不渝。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赞美某人的持久力和不变的情感。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团队或个人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义词:坚如磐石、坚不可摧、坚定不移 反义词:脆弱易碎、摇摆不定、变幻无常
历久弥坚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时间与坚固性关系的深刻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达持久和坚定概念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历久弥坚** 强调了时间的考验和事物的稳定性,这与儒家文化中对忠诚、坚持和恒心的重视相吻合。在社会交往中,这个词也常用来表达对长期关系的珍视和尊重。
历久弥坚 这个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坚固、可靠和持久。在表达个人情感或评价他人时,使用这个词可以传达出深厚的信任和尊重。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用历久弥坚来形容一段多年的友情,即使在生活和工作压力下,我们依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和支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岁月如梭,友情历久弥坚,
风雨同舟,共渡时光的河。
历久弥坚 可以联想到坚固的石头或古老的树木,这些形象在视觉上传达出稳定和持久的感觉。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沉稳有力的音乐,如古典音乐中的某些乐章,传达出坚定和不变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ime-tested" 或 "enduring",它们也传达了经历时间考验后依然坚固不变的含义。
历久弥坚 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在描述持久和坚定的事物时更加准确和富有情感。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价值。
1.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
2.
【久】
灸灼。“灸”的古字。
【引证】
《睡虎地秦墓竹简》-其腹有久故瘢二所。 、 《说文》-久,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 、 《仪礼·既夕礼》。注:“当为灸。”-皆木桁,久之。
支撑。
【引证】
《周礼·庐人》。注:“犹柱也。今本以灸为之。”-久诸墙以观其桡也。
3.
【弥】
(形声。从弓,尔声。本义:放松弓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彌,驰弓也。 、 《集韵》-弥,《说文》:弛弓也。
4.
【坚】
(会意。从臤(qiān),从土。“臤”,金文象以手拉“臣”(屈服的奴隶)。从“土”,表示土质坚硬。本义:泥土坚硬)。
同本义。泛指坚硬;结实。
【引证】
《说文》-坚,刚也。 、 《广雅》-坚,坚土也。 、 《九章算术·穿地》-四为壤五,为坚三。 、 《韩非子·五蠹》-铠甲不坚。 、 《战国策·燕策》-剑坚,故不可立拔。(剑坚,剑插得紧。) 、 《孟子·公孙丑下》-非不坚利。 、 《史记·陈涉世家》-披坚执锐。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砚冰坚。
【组词】
坚瓠、 坚冰、 坚顽、 坚确、 坚滑、 坚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