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7:02
交战国: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正在进行战争的状态。它指的是那些直接参与军事冲突的国家,这些国家之间存在正式的敌对关系。
在不同的语境中,“交战国”的使用有所不同:
“交战国”这个词汇源于对国际关系和战争状态的描述,其词源可以追溯到拉丁语和古法语中的相关词汇。随着国际法和战争规则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定义和使用也逐渐精确化。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交战国”可能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如在纪念战争死难者的日子里,这个词汇可能引发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严肃和沉重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战争的破坏性、士兵的牺牲以及平民的苦难。它提醒人们战争的残酷性和和平的宝贵。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词汇可能与学*历史课程或观看战争电影时的感受相关联,让人深刻理解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交战国的土地上,每一粒沙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每一个弹坑都是历史的见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到战火纷飞的战场、士兵的坚毅面孔;结合音乐,可能是战鼓的沉重节奏或哀伤的挽歌。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belligerent countries”或法语中的“pays belligérant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指代相同的意思。
“交战国”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战争状态的词汇,也是理解国际关系和历史*的关键。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可以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复杂性和和平的价值。
1.
【交】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引证】
《说文》-交,交胫也。 、 《战国策·秦策》-交足而待。 、 《礼记·王制》-雕题交趾。
【组词】
交趾
2.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3.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