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0:57
“点纸画字”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短语,它更像是一个描述性短语,字面意思是在纸上点画文字。这个短语可能用来形容书写或绘画的动作,强调的是一种细致、有目的性的创作过程。
在文学语境中,这个短语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安静、专注的创作场景,如小说中描述主角在深夜里独自书写或绘画的情景。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认真地做笔记或画画。在专业领域,如书法或绘画教学中,这个短语可能用来指导学生如何细致地练*基本功。
由于“点纸画字”不是一个固定成语,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明显。它可能是由日常语言中逐渐形成的描述性短语,用来形容一种细致的书写或绘画行为。
在文化中,书写和绘画一直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需要细致和耐心。因此,“点纸画字”这个短语可能在文化中被赋予了一种对传统艺术尊重的含义。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专注。它让我联想到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一个人全神贯注地进行创作,这种场景往往带有一种治愈和放松的感觉。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学书法时体验过“点纸画字”的过程。每一次练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这种经历让我更加欣赏书法艺术的美。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月光如水,我点纸画字,笔尖跳跃,心随墨舞。”
视觉上,这个词汇让我想到一张铺开的宣纸,一支毛笔在上面轻轻滑动。听觉上,可能是笔尖与纸张摩擦的细微声音,或是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riting carefully”或“painting meticulously”,但这些表达缺乏中文中“点纸画字”所特有的文化和艺术韵味。
“点纸画字”这个词汇虽然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但它在中文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动作,还传递了一种对艺术和创作的尊重和热爱。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增加文化的深度。
诸婚娶两家,并用点纸画字,写立合同文约,明白具载往回聘礼。
安抚见洪三招状明白,~。二妇人见洪三已招,惊得魂不附体。
1. 【点】 收拾;贿赂。
2.
【纸】
(形声。从糸(mì),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潎絮一苫也。造纸昉于漂絮以苫荐而成之,后汉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巾魚网为之。今亦用竹质木皮,其细者,有致密竹帘荐焉。-纸,絮也,一曰苫也。 、 《后汉书·贾逵传》-[帝]令逵自选《公羊》严、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传》,与简纸经传各一通。
【组词】
纸撚儿、 纸标儿、 纸筋、 纸阄、 纸衣
3.
【画】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yù),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 、 《左传·襄公四年》-画为九州。 、 《汉书·地理志上》-画壄分州。
【组词】
画野分疆、 画土分贡、 画地、 画界
4.
【字】
(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乳也。 、 《广雅》-字,生也。 、 《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 《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六畜遂字。 、 《山海经·中山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 、 《汉书·食货志下》-亭有畜字马,岁课息。
【组词】
字乳、 字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