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1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16:30
号天叩地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向天呼号,向地叩拜。基本含义是指极度悲痛或恳切祈求的情状,形容人的情感非常强烈,以至于向天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号天叩地 常用来描绘人物在极度悲痛或绝望时的行为,如失去亲人、遭遇巨大灾难等情境。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极端情感状态时,人们可能会引用这个成语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人物的心理状态或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同义词:呼天抢地、悲痛欲绝、痛不欲生 反义词:心平气和、泰然自若、安之若素
号天叩地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它的使用在历史上较为稳定,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它所表达的情感状态是人类共有的,因此在语言中得以保留。
在文化中,天地被视为最高的存在,人们常常在极端情感状态下向天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号天叩地** 反映了这种文化传统,即在无法承受的痛苦或绝望中,人们会寻求天地的帮助和安慰。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悲痛。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极端困境中的无助和绝望,以及他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依赖和祈求。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需要号天叩地的情境,但我曾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过类似的场景,如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会在废墟中呼喊和祈求。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风卷残云,号天叩地,
泪洒长空,心碎无依。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荒凉的大地上,面对苍天,双手合十,泪水横流。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悲痛的哭声和呼喊声,以及风声和回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aying to the heavens”或“crying out to Go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情感状态是相似的。
号天叩地 这个词汇深刻地表达了人类在极端情感状态下的行为和心理。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不仅是一个成语,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反映。通过学和理解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和表达复杂的情感状态。
看到她那~的样子,我也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1.
【号】
扬言有。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组词】
口喧佛号
命令,发令。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发枪之号。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明诏大号。
【组词】
号令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叩】
(《说文》无“叩”字,只有“敂”字。《说文》:“敂,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从“攴”(pū),表示与击打有关。本义: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列子·汤问》-叩石垦壤。 、 《周礼·地官·司关》-凡四方之宾客,敂关则为之告。 、 《荀子·法行》-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 、 《论语·宪问》-以杖叩其胫。 、 《淮南子·说林》-眾者叩舟。 、 马中锡《中山狼传》-以杖叩狼。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娘以指叩门扉。
【组词】
叩胫、 叩门扉、 叩心、 叩门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