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2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24:54
归心如箭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归家的心情像箭一样快”。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迫切希望回家或回到某个地方的心情,比喻归心似箭,急切难耐。
在文学作品中,归心如箭 常用来描绘人物在外的游子、旅人或远行者对家的深切思念和急切归去的情感。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急切心情,如节假日结束后的返程心情。在专业领域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心理状态或情感时偶尔会出现。
同义词:归心似箭、急如星火、迫不及待 反义词:心平气和、从容不迫、悠然自得
归心如箭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人们对归家心情的比喻。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词、小说等,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逐渐成为表达急切归家心情的固定表达方式。
在文化中,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归家往往象征着安全、温暖和归属感。因此,归心如箭 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反映了人们对家的深切情感和归家的迫切愿望。
归心如箭 这个成语给人以急切、渴望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长途跋涉后的疲惫和对家的渴望,以及那种无法抑制的归家冲动。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长假结束,返程的心情往往可以用归心如箭来形容。例如,春节假期结束,人们急切地想要回到工作岗位,开始新一年的工作。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归心如箭穿云去,
家在远方梦里来。
归心如箭 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火车站或机场,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和归去的渴望。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火车的轰鸣声或飞机的引擎声,象征着归途的开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homesick" 或 "longing for home",但这些表达没有归心如箭这样生动和形象的比喻。
归心如箭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形象和生动的表达,它不仅描绘了人们归家的急切心情,也反映了家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
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奈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卢师越离家已久,~,恐怕淹留,连忙催促安道全作别。
1. 【归】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箭】
(形声。从竹,前声。本义:竹名。箭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箭,矢竹也。 、 《周礼·职方氏》-其利金锡竹箭。 、 、 《礼记·礼器》-如竹箭之有筠也。 、 《仪礼·乡射礼记》-箭筹八十。
【组词】
箭笋、 箭茁、 箭萌、 箭筠子竹、 箭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