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2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1:50
朽秽(xiǔ huì)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朽”意味着腐烂、衰败,而“秽”则指污秽、不洁。结合起来,“朽秽”通常用来形容物体因腐烂而变得污秽不堪,或者比喻事物或人的道德败坏、品行不端。
“朽”和“秽”都是古代汉语中的常用字,它们的意义在历史上相对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朽秽”这个词组被用来形容更加抽象的概念,如道德败坏。
在**传统文化中,“朽秽”常与道德评价相关联,用来批评那些行为不端或道德败坏的人。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腐烂、污秽和不洁,可能会引起厌恶或排斥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遇到需要描述极度不洁或道德败坏的情况时,可以使用“朽秽”来表达强烈的负面评价。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朽秽的世界里,寻找一丝纯净的光芒。”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cayed”和“filthy”,结合起来可以表达类似的含义。
“朽秽”是一个带有强烈负面色彩的词汇,通常用于描述物质上的腐烂和道德上的败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情感色彩。
1.
【朽】
(形声。从木,丂(kǎo)声。本义:腐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朽,腐也。 、 《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荼蓼朽止。 、 《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其臭朽。 、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论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组词】
朽索、 朽壤、 朽木不可雕、 朽木生花
2.
【秽】
(形声。从禾,岁声。本义:荒废;长满野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秽,芜也。从草,岁声。字亦作秽。 、 《荀子·王霸》-涂薉则塞。 、 《荀子·大略》-国之薉孽也。 、 《考工记·总目》注-粤地涂泥多草薉。 、 《文选·班固·西都》-并稻潜秽。 、 《荀子·富国》-民贫,则田瘠以秽。
【组词】
秽草、 秽荒、 秽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