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7:03
词汇“庆绵”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分析:
结合起来,“庆绵”可能指的是庆祝活动连绵不断,或者庆祝的氛围柔和而持久。
由于“庆绵”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作者为了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或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而创造的。
由于“庆绵”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可能是由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如果“庆绵”被使用,它可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比如在某个地方的传统节日中,用来形容节日的氛围。
由于“庆绵”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小。
由于“庆绵”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庆绵”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和理解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其恰当性和准确性。
1.
【庆】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个“文”字,中间有个心,表示心情诚恳;右边是一张鹿皮。合起来表示带着鹿皮,真诚地对人庆贺。小篆字形上面是鹿字省略一部分;中间是“心”字,表心意;下边是“攵”(suī脚),表示“往”。意思跟甲骨文相同。本义:祝贺;庆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谓心所喜而行也。”-庆,行贺人也。…吉礼以鹿皮为挚,故从鹿省。 、 《广雅·释言》-庆,贺也。 、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庆子家驹。 、 《国语·鲁语》-故庆其喜。 、 《诗·小雅·裳者华》-是以有庆矣。 、 《三国志·吴主传》-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 、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
【组词】
庆忭、 庆寿、 庆问、 庆官酒、 庆成宴、 庆松
2.
【绵】
(会意。从帛,从糸(mì)。本义:丝棉,精丝绵,新丝绵)。
同义。
【引证】
《急就篇》。颜注:“渍茧擘之,精者为绵,粗者为絮。今则谓新者为绵,故者为絮。”-绛缇絓紬丝絮绵。 、 《资治通鉴》-身衣布衣,木緜皁帐。 、 白居易《新制布裘》-吴绵软如云。
【组词】
绵子、 绵衣、 绵帛、 绵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