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4:45
词汇“共给”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打字错误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假设“共给”是“供给”的误写,并基于“供给”来进行分析。
“供给”指的是提供所需物品或服务的行为,通常涉及满足需求或分配资源。
“供给”一词源于古汉语,经过长期演变,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用法更加广泛和精确。
在社会福利和公共政策中,供给是一个核心概念,涉及到如何公平有效地分配资源以满足社会需求。
“供给”通常与积极的社会行为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给人以帮助他人和社区的正面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供给帮助的情况,比如在朋友生病时供给食物和关怀。
在诗歌中,“供给”可以用来比喻生命的滋养,如“爱如清泉,供给心灵的干渴。”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志愿者在自然灾害后供给食物和水给受灾群众,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希望和团结的氛围。
在英语中,“supply”对应“供给”,在不同文化中,这个概念都是关于满足需求的基本经济活动。
“供给”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理解社会运作和进行有效沟通都是至关重要的。
1.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2.
【给】
(形声。从糸,合声。本义:衣食丰足;充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给,相足也。 、 《国语·周语》-事之供给。 、 《齐民要术·序》-岁岁广开,百姓充给。 、 《韩非子·有度》-则日不足,力不给。 、 《史记·太史公自序》-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组词】
给富、 给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