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3:19
桌面:字面意思是指桌子或工作台的平坦表面,通常用于放置物品、工作或用餐。基本含义是指一个用于各种活动的平面区域。
“桌面”一词由“桌”和“面”两个字组成。“桌”源自古代汉语,指一种有平坦表面的家具;“面”则指平面或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桌面”逐渐成为指代桌子表面的通用词汇。
在现代社会,桌面不仅是工作和学习的场所,也反映了个人习惯和性格。一个整洁有序的桌面可能被视为高效和有条理的象征,而一个杂乱无章的桌面可能被视为缺乏组织能力。
“桌面”可能让人联想到安静的工作环境、专注的时刻或创造力的迸发。对于一些人来说,桌面是个人空间的一部分,承载着个人的情感和记忆。
在我的生活中,桌面是我每天工作的地方。我喜欢保持桌面整洁,这样可以帮助我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
诗歌:
在清晨的微光中,
桌面静静地等待,
笔尖轻触,思绪飞扬,
创造的舞台,无边的想象。
视觉:想象一个整洁的木质桌面,上面摆放着笔记本电脑、一杯咖啡和几本书。 听觉:键盘敲击声、翻书声、咖啡机滴水声,这些声音与桌面紧密相关。
在不同语言中,“桌面”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desktop”既指实际的桌子表面,也指计算机桌面。
“桌面”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指代实际的桌子表面,还承载着工作、学习和创造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桌面”的不同用法和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1.
【桌】
(形声。从木,卓省声。桌字本作“卓”。卓有高而直立之义。后来人们又根据“棹”是木制的特点另制“桌”字。俗又作“棹”。本义:桌子)。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一桌,一椅。
2.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