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5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9:56:33
掣襟肘见(chè jīn zhǒu jiàn)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拉扯衣襟时露出了肘部。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处境窘迫,衣不蔽体,生活贫困。
在文学作品中,掣襟肘见常用来描绘人物的贫困状态,增强故事情节的感染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人生活困难时,仍可使用。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经济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分析贫困现象。
同义词:衣衫褴褛、破衣烂衫、衣不蔽体 反义词:衣冠楚楚、锦衣玉食、衣着光鲜
掣襟肘见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衣不蔽体,掣襟肘见。”原指衣衫破烂,后引申为生活贫困。
在传统文化中,衣着是社会地位和个人尊严的象征。掣襟肘见**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也体现了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
这个成语让人联想到贫困和艰辛,可能会引起同情和反思。它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时,听到他们描述自己的生活状况,用到了“掣襟肘见”这个成语,让我深刻感受到他们的不易。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掣襟肘见的日子,心中却有阳光。”
想象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个画面让人联想到掣襟肘见的情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agged”或“threadbare”,但它们没有掣襟肘见那样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掣襟肘见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物质上的贫困,也反映了社会问题。在学*语言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和思考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边长兵寡,掣襟肘见。
1.
【掣】
(形声。从手,制声。本义:牵引,拉)。
同本义。
【引证】
《经典释文》-掣,拽也。 、 《易·睽》-见舆曳,其牛掣。 、 袁宏道《雪夜感怀同黄道元作》-流火掣空飞。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组词】
掣后腿;掣手;掣脱、 掣撰
2.
【襟】
(形声。从衣,禁声。本义:古代指衣的交领)。
同本义。后指衣的前幅。
【引证】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泣下沾襟。
【组词】
襟袂、 襟带、 襟卫、 襟子、 襟儿
3.
【肘】
(会意。从肉从寸,寸,腕下“寸口”部位。点明肘所在的范围。本义:上下臂相接处可以弯曲的部位)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肘,臂节也。
肘者,肱与臂相接处。
【引证】
《礼记·深衣》。注:“肘或为腕。”-反诎之,及肘。 、 《庄子·至乐》-俄而柳生其左肘。 、 《左传》-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组词】
肘膊、 肘弯、 肘翼、 肘臂、 肘腕、 肘行、 肘行膝步
4.
【见】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引证】
《广雅》-见,示也。 、 《易·乾》。注:“出潜离隐,故曰见。”-见龙在田。 、 《汉书·韩信传》-情见力屈。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孟子·梁惠王上》-见于王。 、 《论语·季氏》-见于孔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其末立见。 、 《三国演义》-有虹见于玉堂。 、 吴均《与朱元思书》-有时见日。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组词】
见影、 见得
介绍,推荐。
【引证】
《论语·微子》-见其二子焉(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见通“现”,使……现。焉,于之,向子路)。 、 《墨子·公输》-见我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