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1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18:11
“热心肠”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一个人内心充满热情和善意,愿意主动帮助他人,表现出积极、热情的态度。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乐于助人、待人热情、心地善良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热心肠”常用来塑造正面人物形象,强调其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热心肠”来形容一个朋友的性格特点,或者在称赞某人时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模式或人格特质。
同义词:热心、热情、善良、乐于助人、好心肠 反义词:冷漠、无情、自私、冷酷、心肠硬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例如,“热心”更侧重于热情的态度,而“善良”则更强调内心的善意。反义词则完全相反,描述的是缺乏热情和不愿意帮助他人的特质。
“热心肠”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热心”和“肠”两个词组成。在汉语中,“肠”有时被用来比喻内心或情感,如“心肠”。这个词汇在历史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一直用来形容人的积极和善良的品质。
在**文化中,“热心肠”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被用来评价一个人的社会行为和道德品质,尤其是在强调集体主义和社区关系的文化中。
“热心肠”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温暖、关怀和友善。它能够激发人们对善良和互助的向往,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表达,使人们在描述他人或自己时更倾向于使用正面的词汇。
在日常生活中,我遇到过许多热心肠的人,他们总是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例如,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位老人,旁边的一位年轻人主动让座,这种小小的举动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热心肠”:
热心肠的人啊,
如春风般温暖,
在寒冷的冬日,
带来希望的火光。
视觉上,“热心肠”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阳光、微笑的面孔和友好的手势。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亲切的问候声、鼓励的话语和欢快的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arm-hearted”或“kind-hearted”,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积极和善良的情感。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这种积极品质的认可和赞美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热心肠”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中的重要性和广泛的应用场景。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时能够更准确地传达积极和善良的情感。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使用这样的正面词汇,以促进更积极的交流和理解。
就是我热心肠与韦相公说了,韦相公也没本事去问他一声,看他一眼。
她是一个典型的~。
1.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肠】 (形声。从肉,昜(yáng)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