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3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31:18
焦炭:焦炭是一种固体燃料,由煤炭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下高温加热(约1000°C至1300°C)制成。这个过程称为焦化,焦炭主要用于冶金工业,尤其是炼铁,因为它具有高热值、低挥发分和良好的机械强度。
焦炭一词源自中文,其形成与煤炭的加工技术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焦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焦炭成为了重要的工业原料。
在中国,焦炭产业与钢铁工业紧密相连,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焦炭生产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环境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
焦炭可能让人联想到工业化的烟囱、灰蒙蒙的天空和辛勤的工人,它代表了工业力量,也可能引发对环境破坏和健康影响的担忧。
在讨论能源政策或环境保护时,焦炭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讨论点。例如,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减少焦炭生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在诗歌中,焦炭可以被用来象征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或者作为工业化进程中的牺牲品。
焦炭的生产过程可能伴随着浓烟和高温,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可以用来创作艺术作品,表达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
在不同语言中,焦炭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作为工业原料的功能和环境影响是普遍存在的。
焦炭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工业和环境讨论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焦炭的定义、用途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工业化进程和环境保护的复杂性。
1.
【焦】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焦,火所伤也。 、 《玉篇》-焦,火烧黑也。 、 《礼记·内则》-濡灸之举焦。 、 《素问》-凡气因火变则为焦。
【组词】
焦盆、 焦鎚、 焦尾、 焦霹雳
2.
【炭】
(形声。从火,岸省声。本义:木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炭,烧木余也。 、 《释名》-火所烧余木曰炭。 、 《孟子》。注:“墨也。”-坐于涂炭。 、 唐·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组词】
木炭;草炭;骨炭;活性炭;炭炉、 炭薪、 炭精纸、 炭笔、 炭冰、 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