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5 14:1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5 14:10:16
词汇“光景”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
“光景”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主要用于描述自然景色。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扩展到描述社会和个人状况。
在**文化中,“光景”常与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用以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状况的感慨。
“光景”一词常带给人美好的情感联想,如宁静、和谐、美丽等,同时也可能引发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旅行时用“光景”来形容所见的美景,也曾在讨论朋友的生活变化时使用这个词。
在诗歌中,“光景”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初露,山川光景如画,
岁月流转,人间光景几番新。
结合图片,“光景”可以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湖泊、壮丽的山脉;结合音乐,可能让人想到轻柔的旋律,如钢琴曲《光景》。
在英语中,“光景”可以对应“scenery”或“situation”,分别用于自然景色和情况描述。
“光景”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用于描述自然美景,也用于表达社会和个人状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其多重含义和用法,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和表达能力。
1.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2.
【景】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景,日光也。 、 《荀子·解蔽》-浊明外景,清明内景。 、 《尔雅》-四时和谓之景风。 、 《广雅》。按,犹日光风也。-南方景风。 、 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 、 《文选·张载·七哀诗》-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 、 张衡《西京赋》-流景曜之韡晔。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
【组词】
景曜、 景光、 景焕、 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