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7 09:5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7 09:52:23
词汇“挞讯”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和推测来进行分析。
由于“挞讯”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来解释:
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挞讯”可能指的是通过严厉的方式获取信息,或者是一种带有惩罚性质的询问。
由于“挞讯”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存在,它可能出现在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描述一种古老的信息获取方式。
由于“挞讯”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挞讯”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如果它确实存在,可能源自古代的法律或军事术语。
如果“挞讯”确实存在,它可能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信息获取和法律执行的一种方式,带有强烈的惩罚和强制性质。
提到“挞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痛苦、恐惧和压迫,因为它涉及身体惩罚和严厉的审问。
由于“挞讯”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个人应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有人在生活中遇到这个词,可能是在阅读历史文献或特定的文学作品时。
在创作中,可以将“挞讯”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用来描绘一个充满压迫和恐惧的世界。
提到“挞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黑暗的审讯室、鞭子的声音和犯人的呻吟。
由于“挞讯”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尽管“挞讯”不是一个标准词汇,通过假设和推测,我们可以理解它可能指的是一种通过严厉手段获取信息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识别这类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理解力。
1.
【挞】
(形声。从手,达声。本义:用鞭子或棍子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挞,乡饮酒,罚不敬,挞其背也。 、 《周礼·闾胥》。注:“扑也。”-掌其比觵挞罚之事。 、 《周礼·小胥》-而挞其怠慢者。 、 《礼记·内则》-而挞之流血。 、 《列子·黄帝》-斫挞无伤痛。 、 唐·高适《封丘作》-鞭挞黎庶令人悲。
【组词】
鞭挞、 挞市、 挞辱、 挞笞、 挞讯、 挞通、 挞架
2.
【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询。汉宣帝名询。-讯,问也。 、 《诗·小雅·正月》。传:“问也。”-讯之占梦。 、 《礼记·学记》。注:“或为訾,按,訾犹咨也。”-多其讯。 、 《左传·文公十二年》。注:“通问之官。”-执讯而与之书。 、 《公羊传·僖公十年》。注:“上问下曰讯。”-君尝讯臣矣。 、 《礼记·王制》-以讯首或告。 、 《汉书·张汤传》。注:“考问也。”-讯鞫论报。 、 《汉书·邹阳传》。注:“谓鞠问也。”-卒从吏讯。 、 《国语·吴语》-乃讯申胥。 、 清·张廷玉《明史》-昼夜搒讯。 、 清·方苞《狱中杂记》-木讯者三人。
【组词】
讯定、 讯治、 讯责
询问;请教。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广问讯。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咸来问讯。 、 清·方苞《狱中杂记》-泛讯之。 、 《红楼梦》-你如今也讯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来告诉我。
【组词】
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