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15:0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15:03:20
词汇“[琦赂]”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们无法从字面意思、语境分析、示例句子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由于该词汇的不确定性,我们也无法探讨其词源与演变、文化与社会背景、情感与联想、个人应用、创造性使用、视觉与听觉联想以及跨文化比较等方面。
然而,如果我们假设“[琦赂]”是一个拼写错误或者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我们可以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如果“[琦赂]”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我们可以尝试查找该领域的文献或资料,以了解其具体含义和使用情况。
在没有更多信息的情况下,我们无法提供一个全面的分析。如果你能提供更多关于“[琦赂]”的背景信息或者上下文,我们或许能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分析。
总结来说,由于“[琦赂]”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如果你有更多的信息或者上下文,请提供,以便我们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帮助。
1.
【琦】
(形声。从玉,奇声。本义:美玉) 同本义。
【引证】
《抱朴子·博喻》-沟浍之中,无宵朗之琦。
【组词】
琦玮
非常美好。
【引证】
《后汉书·仲长统传》-琦赂宝货。
【组词】
琦行、 琦赂、 琦玩
2.
【赂】
(形声。从贝,各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赠送财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赂,遗也。 、 《诗·鲁颂·泮水》-大赂南金。 、 《国语·晋语》-骊姬赂二王。 、 《汉书·苏武传》-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 《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而赂之。 、 《汉书·张骞传》-仅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 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
【组词】
赂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