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9:36
牛步化(niú bù huà)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像牛一样缓慢的步伐。基本含义是指行动或进展非常缓慢,效率低下,类似于牛的缓慢移动。
牛步化这个词汇可能是近年来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而逐渐流行起来的。它结合了“牛”的缓慢形象和“步化”的动作,形成了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行动或进展的缓慢。
在**文化中,牛通常象征着勤劳和稳重,但同时也与缓慢联系在一起。因此,牛步化这个词汇在描述某些社会现象或个人行为时,可能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牛步化这个词汇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效率低下和时间浪费。在联想上,可能会让人想到懒散、不积极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牛步化来形容那些总是拖延、做事不紧不慢的人或情况。例如,当我等待某人完成任务时,如果他们进展缓慢,我可能会说:“你这简直是牛步化啊!”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时光如水,他却牛步化, 每一秒都拖着沉重的步伐。”
视觉上,牛步化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头牛缓慢地走在田间小路上,步伐沉重而缓慢。听觉上,可能没有太多特别的联想,但如果要配乐,可能会选择一些节奏缓慢、沉重的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oving at a snail's pace”(像蜗牛一样缓慢移动),这也是用来形容非常缓慢的进展。
牛步化这个词汇在描述缓慢的行动或进展时非常形象和生动。它不仅在口语中常用,也在文学和专业领域中有所应用。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他人的意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沟通更加精准和生动。
1.
【牛】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引证】
《说文》-牛,大牲也。 、 《易·说卦》-坤为子母牛。 、 《左传·昭公五年》-纯离为牛。 、 《礼记·坊记》-东邻杀牛。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牛曰太牢。 、 《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牛田牧田。 、 《乐府诗集·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 、 唐·白居易《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 、 《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组词】
耕牛、 牛酒、 牛旄、 牛性、 牛埭、 牛领、 牛具、 牛刀、 牛蓑、 牛骥同皂、 牛后、 牛眠地
2.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
3.
【化】
用掉、耗费。 同: 花
【组词】
化钱、 化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