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2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27:03
浸透: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液体渗透到物体的内部,使其完全湿润。基本含义可以扩展到比喻意义,表示某种思想、情感或影响深入到某人的内心或某个事物的本质中。
“浸透”一词源于古汉语,由“浸”和“透”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浸润之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含义逐渐扩展。
在某些文化中,“浸透”可能与**仪式中的浸礼有关,象征着精神的净化和重生。
“浸透”这个词给人一种深刻和彻底的感觉,可能联想到深邃的情感或强烈的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浸透”来形容一次长时间的雨后,地面完全湿润的情景,感觉非常生动和贴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浸透”来增强表达的深度,如:
月光浸透了夜的寂静, 星辰在无言中诉说着永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被雨水浸透的森林,湿润的树叶和泥土的气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雨滴落在不同表面上的声音。
在英语中,“浸透”可以对应为“soak through”或“permeate”,在不同文化中,其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浸透”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用于描述物理现象,还能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浸透”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浸】
(形声。从水,籀文寝声。本义:古水名。浸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出今河南彰德府武安县,入虖沱河。-浸,浸水也。出魏郡武安东北,入呼沱水。
【组词】
巨浸
泡在水里,被水渗入。
【引证】
《诗·曹风·下泉》-冽彼下泉,浸彼苞稂。 、 《周礼·职方氏》-其浸五湖。 、 《吕氏春秋·木味》-浸渊之草。
【组词】
浸淬、 浸蚀、 浸濡
2.
【透】
(形声。从辵,秀声。本义:跳,跳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透,跳也。 、 《南史·后妃传下》-妃知不免,乃透井死。 、 《文选·王廷寿王孙赋》-或群跳而电透。 、 《南齐书·垣崇祖传》-事穷奔透,自然沈溺。
【组词】
透索、 透掷、 透水、 透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