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0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00:18
词汇“来旨”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来旨”字面意思是指“来的旨意”或“来的意图”。它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的目的或意图。
由于“来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或文言文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表达,用以描述某人的来访目的或意图。
“来旨”由“来”和“旨”两个字组成。“来”表示到达或到来,“旨”表示意图或目的。在古代汉语中,“旨”常用于表示**的命令或意图,因此“来旨”可能含有一种正式或官方的意味。
在古代,的旨意是至高无上的,因此“旨”字带有权威和正式的含义。在现代社会,“来旨”这样的词汇已经很少使用,更多地保留在历史文献中。
由于“来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给人一种古老、正式或庄重的感觉。在现代语境中,使用这样的词汇可能会显得有些古板或不合时宜。
在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来旨”这样的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历史剧、古代文献或特定的文化活动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来旨”用于描绘古代场景或人物对话,增加作品的历史感或文化氛围。
由于“来旨”带有古代的意味,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场景,如**的御旨、官员的朝见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来旨”的词汇,但可以找到表达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purpose of coming”或“intent”。
“来旨”是一个带有浓厚历史和文化色彩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学*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演变和文化背景。
1.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
2.
【旨】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匕”(bǐ)即匙形,下面是口,以匙入口,表示味道好。”“口”隶变为“日”。《说文》:“从甘,匕声。本义:味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旨,美也。从甘,匕声。 、 《诗·鲁颂·泮水》-既饮旨酒。 、 《仪礼·乡饮礼》-告旨。 、 《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组词】
旨甘、 旨味、 旨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