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2:27
诸君听小子讲书,不必就散,尚有一回袅袅余音哩。
她已离去,但她那美妙的歌声仍然~,不绝于耳。
1.
【袅】
以系带系马。代称马名。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百官志》注曰:‘秦爵二十等…三曰簪裊,御驷马者。’”-裊,以组带马也。
【组词】
袅蹏、 袅驃、 袅骖
缭绕;缠绕。
【引证】
王明清《挥尘后录》-台上炉香袅翠烟。
【组词】
袅脚、 袅丝、 袅篆
2.
【袅】
以系带系马。代称马名。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百官志》注曰:‘秦爵二十等…三曰簪裊,御驷马者。’”-裊,以组带马也。
【组词】
袅蹏、 袅驃、 袅骖
缭绕;缠绕。
【引证】
王明清《挥尘后录》-台上炉香袅翠烟。
【组词】
袅脚、 袅丝、 袅篆
3.
【余】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饱足。足食得饱。
【引证】
《说文》-余,饶也。
4.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 《白虎通·礼乐》-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夫音,乐之舆也。 、 《庄子》-鸡狗之音相闻。 、 宋·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 清·姚鼐《登泰山记》-鸟兽音迹。
【组词】
音颡、 音强、 音制、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