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5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57:02
词汇“呵问”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呵”和“问”。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呵问”字面意思是通过呵斥的方式进行询问或质疑。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种带有责备或不满情绪的询问方式。
“呵”字古汉语中有呵斥、责备的意思,“问”则是询问、质疑。两者结合形成了“呵问”这一词汇,其用法和意义在历史演变中相对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长辈和上级是一种美德,因此“呵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不恰当的行为。
“呵问”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愤怒、不满或紧张。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冲突或不愉快的交流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呵问”的情况,比如对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质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星光点点,呵问苍穹,何以如此寂寥?”
想象一个严肃的法庭场景,律师严厉的呵问声回荡在空旷的法庭内,这种场景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cold and question”,但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呵问”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词汇,它在表达不满和质疑时非常有用。了解其用法和语境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至关重要。
1.
【呵】
表示感叹或惊讶的语气。
【引证】
周立波《暴风骤雨》-安家立业了,日子过好了,可是不能忘本呵。
2.
【问】
(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问,讯也。 、 《书·吕刑》-皇帝请问下民。 、 《周礼·大宗伯》-时聘曰问。 、 《仪礼·聘礼》-小聘曰问。 、 《论语》-问人于他邦。 、 《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 、 《乐府诗集·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 《列子·汤问》-问其故。 、 《后汉书·列女传》-跪问其故。 、 《史记·孔子世家》-景公问政孔子。 、 《史记·滑稽列传》-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 、 宋·欧阳修《归田录》-康肃问曰。 、 《左传·庄公八年》-公问不至。
【组词】
到食堂问一下开饭的时间;问途、 问信、 问官答花、 不耻下问;查问;发问;讯问;追问;自问;不懂就问;问字、 问岁、 问禁、 问遂、 问对、 问知、 问俗、 问卦、 问经、 问龟、 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