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18:0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8:09:14
词汇“烟霄”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具有一定的诗意和象征意义。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烟霄”进行深入分析。
“烟霄”字面意思是指烟雾缭绕的高空。其中,“烟”指的是烟雾,而“霄”则指的是高空或云霄。结合起来,“烟霄”描述的是一种烟雾弥漫、高远不可及的景象。
“烟霄”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烟”和“霄”两个字组合而成。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中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中“凌绝顶”即有“烟霄”之意。
在**传统文化中,“烟霄”常与仙境、神话联系在一起,象征着高远、神秘和超凡脱俗的境界。在道教文化中,“烟霄”也常用来形容仙人居住的高空。
“烟霄”一词给人以梦幻、神秘、高远的情感联想。它让人联想到仙境、神话故事中的场景,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登山时看到山巅烟霄缭绕,那一刻仿佛置身于仙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壮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烟霄”:
烟霄缥缈间,仙鹤舞翩跹。
云深不知处,梦回古时天。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意象来表达,如英语中的“misty heights”或“cloud-shrouded peaks”。
“烟霄”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诗意,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自然景象,还承载了人们对高远、神秘境界的向往和想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文学色彩。
1.
【烟】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同本义。
【引证】
陆机《连珠》-火壮则煙微。 、 《后汉书·蔡邕传》-煙炎之毁熸。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明·刘基《卖柑者言》-烟扑口鼻。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烟炎张天。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烟焰雾雨。 、 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
【组词】
烟火邻居、 烟扛扛、 烟爨、 烟蓬、 烟祀、 烟尘、 烟井、 烟火、 烟焰、 夕烟、 风烟、 油烟;炊烟
2.
【霄】
(形声。从雨;肖声。本义:米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霄,雨霓为宵。 、 《国语·齐语》。注:“冰雪杂下者谓之霄。”-雨霓为霄雪。 、 《和吴冲卿雪诗》-风助霄仍汹。
【组词】
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