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0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09:27
冰壶(Curling)是一种在冰上进行的团队,起源于苏格兰,现为冬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比赛中,员使用特制的冰壶石,通过刷冰改变冰面摩擦力,以控制冰壶石滑行方向和距离,最终使其停留在目标区域的中心位置。
冰壶一词可能源自苏格兰语“curling”,最初是指一种石头在冰上滑行的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逐渐规范化,并在1924年首次成为冬季奥运会的表演项目,最终在1998年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冰壶在苏格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许多冰壶俱乐部和传统仍然保留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冰壶作为一种冬季**,也逐渐受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和参与。
冰壶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冷静和专注,因为它需要**员在极寒的环境中保持高度的集中和精确控制。联想上,冰壶让我想到冬季的宁静和团队间的默契合作。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观看过一场冰壶比赛,被员们精准的控制和团队间的默契所震撼。这种体验让我更加欣赏这项的复杂性和美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冰壶:
在冰的舞台上,
冰壶滑行,无声的旋律,
团队的心跳,同步的节奏,
在寒冷中,燃烧着热情。
冰壶的视觉联想是光滑的冰面、闪亮的冰壶石和员专注的表情。听觉上,可能是冰刷摩擦冰面的沙沙声和员的指令声。
在不同语言中,冰壶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和**方式基本一致。例如,在法语中称为“curling”,在德语中称为“Curling”。
通过对冰壶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项*的复杂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冰壶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并增强我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和活动的理解。
1.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2.
【壶】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壶形。本义:古代盛器)。
同本义 。深腹,敛口,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等形制。
【引证】
《说文》-壶,昆吾圆器也。 、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有爵饰。”-国子执壶浆。 、 《仪礼·聘礼》-八壶设于西序。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 、 《三国志·诸葛亮传》-箪食壶浆。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魏学洢《核舟记》-炉上有壶。
【组词】
壶瓶、 壶滥、 壶尊、 壶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