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0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01:46
慈姑(Cíg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慈祥的女性,通常用来形容年长女性具有慈爱、温和的特质。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并不常用,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方言中可能会出现。
在文学作品中,慈姑可能用来描绘一个慈祥的老妇人,她的形象通常是温暖、关怀和充满智慧的。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见,但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可能会有所使用。在专业领域,这个词可能不会出现,因为它更多地属于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的范畴。
慈姑这个词的词源较为简单,由“慈”(表示慈爱)和“姑”(表示女性长辈)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姑”通常指父亲的姐妹或丈夫的姐妹,但在慈姑这个词中,它泛指年长的女性。这个词的演变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年长的女性往往被赋予慈爱和关怀的角色,慈姑**这个词正是这种文化价值观的体现。它强调了年长女性的温暖和关怀,是社会对老年女性角色的一种理想化描绘。
慈姑这个词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暖和亲切的。它让人联想到家庭、关怀和安全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邻居,她就像是一位慈姑,总是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给予我们很多帮助和支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慈姑:
春风拂面,慈姑的笑容如花绽放, 岁月在她脸上刻下温柔的痕迹, 她的双手,温暖如初,抚慰着每一个心灵。
慈姑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面带微笑,手中可能拿着针线或书籍。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柔和的声音,充满关怀和温暖。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kind old lady”或“gracious matr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不同文化中对年长女性的尊重和理想化描绘是普遍存在的。
慈姑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它是对年长女性慈爱特质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家庭和社会温暖关系的一种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
1.
【慈】
(形声。从心,兹声。本义:慈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慈,爱也。 、 《庄子·盗跖》-尧不慈舜不孝。 、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 《周礼·大司徒》。注:“爱幼少也。”-一曰慈幼。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服注:“上爱下曰慈。”-慈和遍服曰顺。 、 《礼记·内则》。注:“慈母知其嗜欲者也。”-其次为慈母。 、 《管子·形势解》-慈者,父母之高行也。 、 《贾子道术》-亲爱利子谓之慈,恻隐怜人谓之慈。 、 《颜氏家训》-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组词】
慈幼、 慈亲、 慈泪
2.
【姑】
(形声。从女,古声。本义:丈夫的母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姑,夫母也。 、 《尔雅》-姑在则曰君姑,姑殁则曰先姑。又,妇谓夫之庶母为少姑。 、 《白虎通》-如母而非母也,姑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公婆)爱其子,不能御。
【组词】
翁姑;姑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