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1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3:17
“开奠”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开始奠定基础或开始进行奠基仪式。在传统意义上,它通常与建筑工程的开始相关,特别是在举行奠基仪式时使用。
在文学中,“开奠”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表示一个新的开始或基础的建立。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建筑或工程,它是一个正式的术语。
“开奠”一词源于汉语,其中“开”意味着开始,而“奠”通常指奠定基础。在古代,奠基仪式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开奠”逐渐成为描述这一过程的专用词汇。
在**文化中,奠基仪式被视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象征着建筑物的稳固和长久。这种仪式通常包括祭祀、祈福等活动,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
“开奠”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和正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坚实的基础和未来的希望。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尊重。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参加一个新学校的奠基仪式时听到这个词,它让我感受到了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开奠”:
在春风的轻抚下,
我们开奠了希望的种子,
期待着秋日的丰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建筑工地上,人们正在进行奠基仪式,挥动着铁锹,泥土飞扬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伴随着鞭炮声和人们的欢呼声。
在其他文化中,如西方,类似的仪式被称为“groundbreaking ceremony”,虽然在词汇上有所不同,但都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基础的建立。
“开奠”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建筑开始的词汇,更是一种文化和传统的体现。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奠】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酋”(即“酒”),下面象放东西的基物。本义:设酒食以祭)。
同本义。特指初死时的备供品敬礼。
【引证】
《说文》-奠,置祭也。 、 《诗·召南·采蘋》-于以奠之。 、 《周礼·牛人》。注:“丧所荐馈曰奠。”-共其奠牛。 、 《礼记·祭统》。注:“非时不而祭曰奠。”-舍奠于其庙。 、 《礼记·郊特牲》。注:“谓荐熟时也。”-故既奠。 、 《礼记·檀弓》-有司以几宴舍奠于其墓。 、 清·袁牧《祭妹文》-奠汝又不见汝食。
【组词】
祭奠、 奠馔、 奠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