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1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10:48
叫卖:指在公共场所大声宣传、推销商品或服务的行为,通常伴随着特定的口号或旋律,以吸引顾客的注意。
叫卖一词源于古代市集交易的方式,随着商业的发展,叫卖的形式和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变化。在现代社会,叫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街头,而是扩展到了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介。
在**传统文化中,叫卖是市井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民间生活的热闹和活力。在现代社会,叫卖仍然是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小商品市场和夜市中。
叫卖往往让人联想到热闹、繁忙的市集,给人一种生活气息浓厚的感觉。同时,叫卖也常常与童年记忆中的街头小吃、玩具等美好回忆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旅游时遇到过街头艺人的叫卖,他们用独特的声音和节奏吸引游客,让人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色。
在诗歌中,可以将叫卖融入对城市生活的描绘:
晨光中的叫卖声,
是城市的脉搏,
跳动在每个角落,
唤醒沉睡的灵魂。
叫卖的声音往往伴随着特定的旋律,如老北京的糖葫芦叫卖声,可以让人联想到悠扬的笛声和热闹的市集景象。
在不同文化中,叫卖的形式和内容各异。例如,印度的街头叫卖往往伴随着独特的音乐和舞蹈,而在西方国家,叫卖更多体现在电视和网络广告中。
叫卖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商业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叫卖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传达生活中的热闹和活力。
1.
【叫】
(形声。本义:呼,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叫,嘑也。 、 《诗·小雅·北山》-或不知叫号。 、 《楚辞·疾世》。注:“急呼也。”-叫我友兮配耦。 、 张衡《思玄赋》-叫帝阍使辟扉兮。 、 唐·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
【组词】
叫命、 叫聒、 叫号、 叫头、 叫曲
2.
【卖】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卖,出物货也。 、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 明·刘基《卖柑者言》-有卖果者。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 、 晁错《论贵粟疏》-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卖炭得钱;出卖、 卖动、 卖缺、 卖冰、 卖婆、 卖婚、 卖爵、 卖货、 卖春、 卖契、 卖妻鬻子、 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