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2:36
摇摇摆摆 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物体或人走路时左右摇晃、不稳定的样子。字面意思是指摇动和摆动的动作,通常用来描述不稳定的移动状态。
“摇摇摆摆”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摇”和“摆”两个动词组成,描述的是一种连续的、重复的动作。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就有“摇摇”一词,描述的是树木在风中的摇动。
在**文化中,“摇摇摆摆”常用来形容不稳定的、需要扶持的状态,有时也用来比喻人的心理状态或社会地位的不稳定。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不稳定和可能的危险。联想上,可能会想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或者一个即将崩溃的物体。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摇摇摆摆”来形容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他的动作非常可爱,但也显示出他的不稳定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摇摇摆摆”来描绘风中的柳树,增加诗句的动态美:
柳枝摇摇摆摆, 风中轻舞翩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摇摇摆摆的小船在湖面上,或者一个摇摇摆摆的秋千在公园里。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声和物体的摩擦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obble”或“sway”,用来描述类似的不稳定动作。
“摇摇摆摆”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词汇,能够有效地传达不稳定和动态的意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描述能力,使表达更加生动和具体。
这位玄奘再拜谢恩,在那大街上,烈烈轰轰,~。
1.
【摇】
(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摇,动也。 、 《尔雅》-摇,作也。 、 《管子·心术》-摇者不定。 、 《庄子·则阳》-复命摇作。 、 《考工记·矢人》-夹而摇之。 、 《古诗十九首》-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蒙络摇缀。 、 柳宗元《断刑论》-痒不得搔,痹不得摇。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摇头而歌。 、 清·姚鼐《登泰山记》-动摇承之。
【组词】
摇旗打鼓、 摇铃打鼓、 摇颭、 摇风、 摇摆气势、 摇席破座、 摇唇鼓舌
2.
【摇】
(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摇,动也。 、 《尔雅》-摇,作也。 、 《管子·心术》-摇者不定。 、 《庄子·则阳》-复命摇作。 、 《考工记·矢人》-夹而摇之。 、 《古诗十九首》-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蒙络摇缀。 、 柳宗元《断刑论》-痒不得搔,痹不得摇。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摇头而歌。 、 清·姚鼐《登泰山记》-动摇承之。
【组词】
摇旗打鼓、 摇铃打鼓、 摇颭、 摇风、 摇摆气势、 摇席破座、 摇唇鼓舌
3.
【摆】
(形声。从手,罢声。本义:撇开;摆脱)。
同本义。
【引证】
杜甫《桥陵》-何当摆俗累,浩荡乘沧溟?
【组词】
摆落
4.
【摆】
(形声。从手,罢声。本义:撇开;摆脱)。
同本义。
【引证】
杜甫《桥陵》-何当摆俗累,浩荡乘沧溟?
【组词】
摆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