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9:11
安顿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安排妥当,使稳定或舒适。基本含义包括安置、安排、稳定等。
“安顿”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安”和“顿”两个字组成。“安”表示平静、稳定,“顿”表示整理、安排。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涵盖了更多的社会和生活场景。
在**文化中,“安顿”常常与家庭和社区的和谐稳定联系在一起。在社会变迁中,如何安顿新移民或灾民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安顿”给人一种安定和舒适的感觉,联想到家的温馨和生活的秩序。它让人想到在忙碌和变动后找到一个可以放松和休息的地方。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每次搬家都是一个安顿的过程。从打包行李到找到新住所,再到逐渐适应新环境,每一步都是对“安顿”这一概念的实践。
在诗歌中,“安顿”可以用来描绘心灵的归宿:
在喧嚣的城市边缘,
我找到了心灵的安顿,
在书页的翻动中,
在星空的宁静里。
在英语中,“安顿”可以对应为“settle”或“establish”,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settle”更多指定居或解决争议,而“establish”则强调建立或确立。
“安顿”是一个多维度的词汇,不仅涉及物理空间的安排,还涉及心理和情感的稳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安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和理解生活中的稳定和变化。
1.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2.
【顿】
(形声。从页(xié),屯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叩头,磕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顿,下首也。 、 《周礼·大祝》。注:“拜头叩地也。”-二曰顿首。
【组词】
顿颡、 顿筑、 顿头、 顿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