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2:05
词汇“宜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宜禄”字面意思是指适宜的俸禄或合适的报酬。其中,“宜”表示适宜、合适,“禄”指古代官员的俸禄或报酬。
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宜禄”可能用于描述官员的俸禄是否合适,或者在讨论官员的待遇时使用。在现代语境中,该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可能出现在历史研究或古代文献的解读中。
“宜禄”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
在古代**,官员的俸禄是根据其职位和贡献来确定的,因此“宜禄”涉及到官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在现代社会,这一概念已经不再适用,但仍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
“宜禄”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官僚体系和官员的待遇,带有一定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由于“宜禄”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在历史研究或古代文献的解读中,可能会遇到这一词汇。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诗歌时,可以使用“宜禄”来描述古代官员的待遇,增加作品的历史感。
结合古代官员的形象和服饰,可以产生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古代的钟声或官员的宣读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中官员待遇的概念和表达方式。
“宜禄”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在历史研究和古代文献解读中仍具有一定的价值。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的官僚体系和官员待遇。
1.
【宜】
(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宜,所安也。 、 《尔雅》-宜,事也。 、 《苍颉篇》-宜得其所也。 、 《诗·小雅·裳裳者华》-君子宜之。 、 《诗·周南·桃夭》-宜其室家。 、 《吕氏春秋·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宜矣,是适宜的了,是应该的了。)
【组词】
宜子、 宜民、 宜时、 宜春
煮熟可吃的肉。
【引证】
《诗·郑风》-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2.
【禄】
(形声。从示,录声。本义:福气、福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禄,福也。 、 《诗·小雅·瞻彼洛矣》-福禄如茨。 、 《仪礼·少牢馈食礼》-使女受禄如天。 、 《国语·晋语》-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 、 《仪礼·曲礼》-短折不禄。 、 《诗·大雅·既醉》-其胤维何?天被尔禄。 、 《左传·襄公十一年》-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儿已薄禄相。
【组词】
禄祚、 禄命、 禄相、 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