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29
“毡袜裹脚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毡袜裹住脚,再穿上靴子”,比喻多此一举,做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做事不切实际,浪费时间和精力。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于讽刺或批评那些做事不讲究效率、缺乏实际考虑的人。在口语交流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调侃或批评某人的行为多余或无效。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经济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效率和资源优化的问题。
同义词: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徒劳无功 反义词:恰到好处、事半功倍、一举两得
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反映了古人对于效率和实用性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中庸之道”和“实用主义”,这个成语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它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考虑实际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涉及到浪费和无效的行为。在联想上,它可能让人想到那些不切实际、缺乏效率的决策或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提醒同事在项目管理中避免不必要的步骤,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毡袜裹脚靴,徒增负担,不如轻装上阵,直奔目标。”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多层袜子和靴子,显得笨重和不协调。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脚步沉重、行动不便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utting on two pairs of socks and then boots”,但没有一个特定的成语与之完全对应。
“毡袜裹脚靴”这个成语在提醒我们做事要讲究效率和实用性,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避免无效的行为。
而今这银子我也不问是你出是他出,你们原是毡袜裹脚靴,但须要我效劳的来。
1.
【毡】
(形声。从毛,占声。本义:加工羊毛或其他动物毛而成的块片状材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氈,撚毛也。 、 《周礼·天官·掌皮》-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
【组词】
毡单、 毡布、 毡车、 毡衫、 毡屋、 毡席、 毡帽、 毡毯
2.
【袜】
抹胸
【组词】
抹胸
掩盖;覆蔽
【组词】
袜首
3.
【裹】
(形声。从衣,果声。本义:包,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裹,缠也。 、 《穆天子传》-朱三百,裹。 、 《管子·君臣》。注:“谓财货所苞裹而藏也。”-富之以国裹。 、 《吕氏春秋·本生》。注:“犹囊也。”-无不裹也。 、 宋玉《高唐赋》-绿叶紫裹。 、 郭璞《江赋》-濯颖散裹。 、 《资治通鉴》-乃取蒙冲头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醊而哭之。
【组词】
裹束、 裹足、 裹革
4.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
5.
【靴】
(形声。从革,化声。革,皮革。本义: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鞋) 同本义。
【引证】
《晋书》-尝有人著靴骑驴,至兆门外。
【组词】
靴叶子、 靴桶、 靴衫、 靴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