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0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04:21
旷达(kuàng dá)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心胸开阔,思想豁达,不拘小节,能够超脱世俗的束缚,以宽广的胸怀看待事物。它强调的是一种超然物外、不受外界干扰的心态。
在文学作品中,“旷达”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性格或态度,如形容某人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乐观和豁达的心态。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形容那些不计较小事、心胸宽广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哲学中,“旷达”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超越常规思维模式的心态。
同义词:豁达、开朗、超脱、洒脱 反义词:狭隘、拘谨、固执、小气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旷达”更强调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宽广心态,而“豁达”则更多指心胸的开阔。反义词中,“狭隘”指的是心胸狭窄,与“旷达”形成鲜明对比。
“旷达”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组合“旷”意为宽广,“达”意为通达、明白。在古代文献中,如《庄子》等哲学著作中,常有对旷达心态的描述和推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和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旷达被视为一种理想的人生态度。它与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中庸之道以及佛家的超脱世俗等思想有关。在现代社会,旷达的心态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旷达”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自由。它让我联想到广阔的天空和无垠的海洋,以及那些能够在复杂世界中保持简单和纯粹的人。这种心态影响我的思维,让我在面对困难时更加从容和乐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总是以一种旷达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他的这种态度不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教会了我们如何以更宽广的视角看待生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旷达”:
旷达之心,如夜空之星,
不畏浮云遮望眼,
静观世事变迁,
自在如风,无拘无束。
在视觉上,“旷达”让我联想到广阔的草原和宁静的湖泊。在听觉上,它可能与轻柔的风声和悠扬的笛声相联系,给人一种宁静和深远的感觉。
在英语中,“旷达”可以对应为“magnanimity”或“broad-mindedness”,虽然这些词汇在细微含义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一种宽广和包容的心态。
通过对“旷达”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种心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理想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实际可行的生活策略。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和运用这种旷达的心态。
1.
【旷】
(会义兼形声。从日,广声。本义:光明;明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旷,明也。 、 《玉篇》-旷,光明也。 、 《庄子·天地》-此人谓照旷。 、 《后汉书》-旷若发矇。
【组词】
旷旷
2.
【达】
(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
【引证】
《说文》-达,行不相遇也。 、 《广雅》-达,通也。 、 《礼记·内则》-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 、 《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 、 《虞书》-达四聪。 、 《书·禹贡》-达于河。 、 《周礼·大宰》-七曰达吏。 、 《仪礼·士昏礼》-下达。 、 《礼记·中庸》-天下达道。 、 唐·李朝威《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
【组词】
四通八达;达越、 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