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1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11:25
忘其所以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忘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基本含义是指因为过于专注于某事或某种情感状态,以至于忘记了其他重要的事情或责任。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状态超出了正常的界限,失去了自我控制。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情感和行为控制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情感领域,也用于描述其他类型的过度专注。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中庸之道和自我控制,因此“忘其所以”这样的成语常常带有一定的负面评价,暗示个体失去了平衡和控制。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警示和反思,它提醒我在追求激情和兴趣的同时,不应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因为沉迷于一个项目,我几乎忘记了与家人的重要约会,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忘其所以”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爱的海洋里,我忘其所以,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只愿与你共度每一个瞬间。”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人沉浸在某种活动中,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听觉上,可能是背景音乐逐渐增强,直到完全占据听者的注意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ost in the moment”或“so engrossed in something that one forgets everything els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含义相似。
“忘其所以”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追求激情和兴趣的同时,保持自我控制和责任感。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复杂的人类情感和行为。
朝罢夕倦,夺气褫魄之为者,忘其所以为谈,失自所以为夸。
夫人倾身配奉,~。
1.
【忘】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忘,不识也。 、 《诗·郑风·有女同车》-德音不忘。 、 《列子·周穆王》。释文:“不记事也。”-中年病忘。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宠辱偕忘。 、 诸葛亮《出师表》-忘身于外。
【组词】
忘魂、 忘昏、 忘反、 忘年、 忘味、 忘食、 忘却、 忘生舍死、 忘先
2.
【其】
期限。 同: 期
【引证】
《易·系辞下》-既辱且危,死其将至。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
【所】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hǔ)本义:伐木声)。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引证】
《诗·商颂·殷武》-有截其所。 、 《荀子·王霸》-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 、 《吕氏春秋·达郁》-必于无人之所。 、 《吕氏春秋·谨听》-僻远悠闲之所。 、 《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 《聊斋志异·促织》-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清·袁枚《祭妹文》-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组词】
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所;托儿所;招待所; 收容所;诊疗所;观察所;指挥所;各得其所
4.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