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4:57
词汇“参天贰地”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参”、“天”、“贰”、“地”。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参天贰地”字面意思是指树木高大,直插云霄,形容树木高大挺拔。其中,“参”意为高耸,“天”指天空,“贰”在这里是辅助的意思,“地”指地面。整个成语形容树木高大,直插云霄,非常壮观。
在文学作品中,“参天贰地”常用来形容古树或森林的壮观景象,如“古木参天贰地,枝叶茂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不太常用,但在描述自然景观时,仍可听到。在专业领域,如林业、生态学等,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树木的生长状态。
“参天贰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用以形容树木的高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主要还是用来形容树木或自然景观的壮观。
在**传统文化中,树木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松树象征坚韧不拔,梅树象征高洁。因此,“参天贰地”这个成语也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赞美。
这个成语给人以庄严、壮观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大自然的雄伟和生命的力量。在表达时,可以用来形容那些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的自然景观。
在旅行中,我曾见过一片古老的森林,其中的树木参天贰地,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力量。这种经历让我更加珍惜自然环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古木参天贰地立,岁月无声刻年轮。”这样的诗句不仅描绘了树木的壮观,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坚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古老的森林,树木参天贰地,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首悠扬的乐曲,伴随着森林的宁静和树木的庄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wering trees”或“majestic tre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能传达出树木高大、壮观的意境。
“参天贰地”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它不仅形容了树木的高大,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示了汉语成语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而勤思乎~。”
1.
【参】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引证】
《左传》-迁实沈于大厦,主参。
【组词】
参横月落、 参井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贰】
(会意。从贝,弍,(èr)声。本义: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当云副也,益也。”-贰,副益也。 、 《易·坎卦》-簋贰用缶。 、 《周礼·乃酒正》-大祭三贰。 、 《礼记·曲礼》-取贰绥。 、 《周礼·职内》-受其贰令。 、 《左传·僖公十五年》-其卜贰圉也。 、 《周礼·春官·大史》-以贰六官。 、 《礼记·少仪》-乘副车则式,佐车则否。
【组词】
贰佐、 贰相、 贰官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