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2:13
词汇“冏卿”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冏卿”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冏卿”由两个字组成:“冏”和“卿”。
结合起来,“冏卿”可以理解为对某位高贵、光明正大之人的尊称。
由于“冏卿”是一个古雅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出现,尤其是在描述古代官员或贵族时。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几乎不会使用。
“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形状像窗户,表示光明。“卿”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包括官员、亲昵称呼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冏卿”这个组合词汇在现代汉语中逐渐淡出使用。
在古代**,“冏卿”可能用于描述那些品德高尚、地位显赫的官员或贵族,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德行和地位的重视。
“冏卿”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古雅、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和尊贵。
由于“冏卿”是一个古雅的词汇,现代人很少有机会使用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更为通俗的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小说时,可以使用“冏卿”来增添文雅和古典的氛围。例如: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古代官员或贵族的形象,身着华丽的官服,面带庄重的表情。结合音乐,可以选择古筝或古琴的音乐,营造出古典的氛围。
由于“冏卿”是一个特定且不常用的汉语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冏卿”是一个充满古风和尊贵感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学*汉语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色。
1. 【冏】 (象形。本作“囧”。象窗口通明。本义:光明)。
2.
【卿】
(会意。甲骨文字形,像二人向食之形。《说文》:“从卯,皂(bī)声。”“卯,事之制也。”本义:飨食)。
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引证】
《说文》-卿,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也。 、 《礼记·王制》。注:“上大夫曰卿。”-诸侯之上大夫卿。 、 《管子·揆度》-卿大夫豹饰。 、 《礼记·王制》-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 、 《国语·晋语》-有卿之名。 、 、 《史记》-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荐笏言于卿士。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王公卿相。 、 清·周容《芋老人传》-有卿士。
【组词】
卿相、 卿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