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6:48
治安 的字面意思是指社会秩序的安定状态,即一个社会在法律和规章制度的保护下,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社会活动有序进行的状态。
治安 一词源自汉语,由“治”和“安”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治”意味着管理、治理,“安”则表示安定、安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社会秩序的稳定状态。
在**文化中,治安与社会和谐、国家稳定紧密相关。良好的治安状况被视为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基础。
治安 这个词通常带给人安全感和平静的联想。它让人想到有序的社会环境,减少了对犯罪的恐惧。
在日常生活中,治安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例如,一个治安良好的社区会让居民感到安心,而治安差的地区则可能让人感到不安。
在诗歌中,可以将治安与城市的夜景相结合:
夜幕低垂,星光点点, 城市的治安,如织的网。 警灯闪烁,守护着梦, 安宁的夜,无畏的梦。
治安 可以联想到夜晚巡逻的警察,警车的警笛声,以及监控摄像头的画面。
在英语中,治安 可以对应为 "public order" 或 "public safety"。不同文化对治安的重视程度和维护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治安 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概念,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对于传达社会秩序和安全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1.
【治】
(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义。
【引证】
郦道元《水经注》-昔禹治洪水。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民治渠。 、 《聊斋志异·小翠》-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 、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
【组词】
治酒、 治步、 治任、 治行、 治缮、 治茸
2.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