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2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9:29:56
“不得”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通常表示“不能”或“不允许”。它用于表达禁止、限制或无法实现的状态。
“不得”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相对稳定。在古文中,“不得”常用于表达无法达到或实现的状态,如《左传》中有“民不得其死”的用法。
在中国文化中,“不得”常与遵守规则和尊重权威联系在一起。在社会交往中,它强调了界限和约束的重要性。
“不得”往往带有一种无奈和限制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束缚和无法自由行动的情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不得”在交通规则中的应用,如“行人不得在高速公路上行走”,这强调了安全规则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不得”可以用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无奈:
星辰不得夜的寂静, 月光不得海的深邃。
视觉上,“不得”可能让人联想到禁止标志或围栏;听觉上,它可能与严肃的命令声或警报声相关联。
在英语中,“不得”可以对应为“must not”或“cannot”,但其语境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不得”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传达了限制和禁止的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准确表达和理解汉语中的规则和限制至关重要。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