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0:4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0:46:49
玉黍棒(yù shǔ bàng)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指玉米的穗部,即玉米植株上结出的棒状果实部分,其中包含多行排列的玉米粒。
玉黍棒一词源自汉语,其中“玉”常用来形容美好或珍贵,“黍”指黍子,古代五谷之一,这里指玉米,“棒”则是指棒状物。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玉米的种植和利用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在**,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玉黍棒作为其主要食用部分,与农村生活和传统饮食文化紧密相关。
玉黍棒常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聚餐、农村的宁静生活以及丰收的喜悦。
在家庭聚会时,烤玉黍棒是一种受欢迎的小吃,尤其是在夏季,它带来了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在诗歌中,玉黍棒可以被描绘为金色的希望,象征着大地的慷慨和生命的丰饶。
看到玉黍棒,可能会联想到金黄色的田野和风吹过玉米田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corn cob”或“ear of corn”,在不同文化中,玉米及其食用方式有着不同的传统和偏好。
玉黍棒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玉米这一重要的农作物,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生活。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茭】
(形声。从草,交声。本义:蔬类植物)。
喂牲口的干草。
【引证】
《说文》-茭,干刍。 、 《书·费誓》-峙乃刍茭。 、 《史记·河渠书》-民茭牧其中耳。
【组词】
茭牧、 茭草
3.
【棒】
(形声。从木,奉声。本义:棍,杖)。
同本义。
【引证】
《魏书·尔朱荣传》-人马逼战,刀不如棒。
【组词】
棒糖;棍棒;棒打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