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2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25:38
“冬温夏清”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冬天温暖,夏天凉爽。这个成语形容居住环境舒适,四季宜人。它强调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即无论季节如何变化,都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舒适感。
在文学作品中,“冬温夏清”常用来形容理想中的居住环境或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宜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个地方或居住环境的赞美。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环境设计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设计目标,即创造一个四季都适宜居住的空间。
同义词:四季如春、气候宜人 反义词:冬寒夏热、气候恶劣
同义词“四季如春”强调的是全年都像春天一样温暖舒适,而“气候宜人”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描述,不仅限于温度,还包括湿度、风速等因素。反义词“冬寒夏热”则描述的是冬天寒冷,夏天炎热的不舒适环境。
“冬温夏清”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理想居住环境的描述,反映了古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但其核心意义——追求舒适的生活环境——始终未变。
在**文化中,“冬温夏清”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在社会背景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个成语因此被赋予了更多的现代意义。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觉,让人联想到一个安静、和谐的居住环境。它激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冬温夏清的小镇度过了一个夏天,那里的气候宜人,生活节奏缓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冬温夏清,四季如歌,岁月静好,心自安然。”
想象一个温暖的冬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这种场景就是“冬温夏清”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place with a mild climate all year round”,强调的是全年气候温和。
“冬温夏清”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文化背景和人们的情感需求。
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1.
【冬】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引证】
《说文》-冬,四时尽也。 、 《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 《诗·陈风·宛丘》-无冬无夏。 、 《后汉书·张纯传》-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
【组词】
冬暖夏凉;冬酿、 冬温、 冬计
2. 【温】 (形声。从水,昷声。本义:水名)。 古水名。
3.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夏,中国之人也。
4.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