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5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51:14
措置有方 的字面意思是指处理事情的方法得当,有条不紊。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问题或安排事务时,能够采取恰当的措施,使得事情得以顺利进行。
在文学作品中,措置有方 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智慧和能力,如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述为措置有方的典型。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以用来赞扬某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工程学,措置有方 可以指有效的项目管理和资源分配。
措置有方 源自汉语,其中“措置”意为处理、安排,“有方”意为有方法、得当。这个词组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措置有方** 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相联系,强调在处理事务时寻求平衡和适度。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组也常用于强调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措置有方 给人以积极、有序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智慧、能力和效率。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有条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在组织学校活动时措置有方,使得活动顺利进行,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暴的中心,他措置有方,
如同舵手稳掌船舵,
引领我们穿越波涛,
抵达平静的港湾。
措置有方 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指挥家在舞台上挥动指挥棒,乐团成员有序地演奏,音乐和谐而有力。
在英语中,措置有方 可以对应为“handle with skill”或“manage effectively”,虽然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
措置有方 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高效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体现了对秩序和智慧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提升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女子见他措置有方,只道投著好人,亦且此身无主,放心随他去。
1.
【措】
(形声。从手,昔声。本义:放置,安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措,置也。 、 《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 、 《礼记·中庸》。疏:“学不至于能,不措置休废也。”-学之弗能,弗措也。 、 《汉书·文帝纪》。师古曰:“措,置也。民不犯法,无所刑也。”-几致刑措。
【组词】
措置、 措身、 措手、 措手不迭
2.
【置】
(会意。从网直,有亦声。网直宜赦。本义:赦罪,释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置,赦也。 、 《汉书·尹赏传》。注:“放也。”-见十置一。 、 《史记·淮阴侯列传》-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 、 《史记·吴王濞列传》-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
3. 【有】
4.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