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4:26
歧路:字面意思是指分岔的道路,基本含义是指在选择面前出现的不同方向或路径,常用来比喻人生中的抉择或困惑。
“歧路”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歧”和“路”两个字组成。“歧”原指分岔,而“路”指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歧路”逐渐被用来比喻人生中的选择和困惑。
在**文化中,“歧路”常与“迷途知返”等成语联系在一起,强调在迷茫中寻找正确方向的重要性。
“歧路”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迷茫和不确定,它让人联想到需要做出重要决策的时刻,这种感觉可能是紧张和焦虑的。
在个人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歧路”,比如选择职业道路、决定是否继续学业等,这些时刻都需要深思熟虑。
在诗歌中,“歧路”可以被用来创造一种悬疑或不确定的氛围:
在夜的深渊,我站在歧路, 星光指引,却无从抉择。 左边的路,通往遗忘的梦, 右边的路,迎接未知的痛。
在英语中,“fork in the road”与“歧路”有相似的含义,都用来比喻人生中的选择点。
“歧路”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实际的道路分岔,更深刻地反映了人生中的选择和困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歧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复杂的心理状态和决策过程。
1.
【歧】
(同“跂”。形声。从止,支声。或作“岐”。本义:多余的脚趾)。
同本义。
【引证】
《集韵》-跂,《说文》:“足多指也。”或作枝歧。 、 张衡《思玄赋》-歧趾而胪情。
2.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