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00:1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00:13:18
“摩厉以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磨砺以等待需要的时候”。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平时不断努力、准备,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物在平时刻苦训练,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应对挑战。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鼓励他人在平时就要做好准备,不要等到事情发生时才手忙脚乱。在专业领域,如体育、军事等,这个成语也非常适用,强调平时的训练和准备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同义词:
反义词:
“摩厉以需”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于古代对于军事训练和准备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而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需要准备和努力的场合。
在文化中,强调“未雨绸缪”和“勤学苦练”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于准备和努力的重视,认为只有平时不断磨砺,才能在关键时刻取得成功。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勤奋、坚持和准备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在平时就要努力,不要等到事情发生时才后悔没有做好准备。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要在平时就做好准备,无论是学还是工作。例如,在准备考试时,我会提前制定计划,每天坚持学,以便在考试时能够摩厉以需,取得好成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晨曦微露,书声琅琅,
学子摩厉,以待辉煌。
时光荏苒,不负韶华,
勤学苦练,终将绽放。
在视觉上,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清晨或夜晚刻苦学*的场景,书本、笔和灯光构成了一个勤奋的画面。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书页翻动的声音、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以及夜晚寂静中偶尔传来的虫鸣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arpen the saw”,意为不断磨练自己,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发挥出最好的状态。这个表达也强调了平时准备和努力的重要性。
通过对“摩厉以需”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平时准备和努力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达,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在未来的学和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平时的积累和准备,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摩厉以需,取得成功。
媳妇有妖胎,会将摩厉以需,毋复聒之使不安静也。
1. 【摩】 用手轻按着并一下一下地抚摩。
2.
【厉】
(是“砺”的本字。从厂(hàn),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同本义。
【引证】
、 《诗·大雅》。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涉渭为乱,取厉取锻。
3.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4.
【需】
(会意。从雨而声。“需”指遇雨,停在那里等待。本义:等待)。
同本义。
【引证】
《易·需》。传:“需者,待也。”-需,须也。 、 《庄子·大宗师》-聂许闻之需役。 、 宋·楼钥《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 、 清·包世臣《文谱》-略举数端,以需善择。
【组词】
需次、 需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