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6:07
凭吊: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依靠、凭借某物来表达哀悼或怀念”。它通常用于描述对已故人物或历史**的缅怀,表达一种深沉的哀思和敬意。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凭吊常用于描述主人公对逝去亲人或英雄的怀念,如“他站在墓前,凭吊着逝去的战友。”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凭吊可能不常用,但如果提及,通常是指对某人的深切怀念,如“我们每年都会去凭吊那位伟大的科学家。”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或考古学中,凭吊可能用于描述对古代遗址或历史**的考察和纪念。
同义词:缅怀、纪念、哀悼 反义词:庆祝、欢庆(这些词与凭吊的哀思情绪相反)
词源:凭吊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凭”意为依靠,“吊”意为哀悼。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凭吊的用法逐渐固定,主要用于表达对逝去人物或**的怀念和哀思。
在文化中,凭吊是一种表达对先人或历史英雄敬意的方式。例如,清明节是人凭吊先人的传统节日。
凭吊这个词带有一种庄重和哀伤的情感,让人联想到静默、沉思和历史的厚重感。
在个人生活中,凭吊可能体现在对已故亲人的怀念,或对历史**的反思。例如,参观烈士陵园时,人们会凭吊那些为国家牺牲的英雄。
在诗歌中,凭吊可以用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凭吊那逝去的青春, 每一朵凋零的花,都是我心中的泪。”
凭吊可能让人联想到静谧的墓地、低沉的哀乐和沉思的面容。
在英语中,凭吊可以对应为“mourn”或“commemorate”,但这些词在情感色彩上可能不如凭吊那么深沉和庄重。
凭吊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逝去人物的怀念,也是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凭吊这个词,有助于更深刻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1.
【凭】
(会意。从几,从任。几,矮而小的桌子。任,凭借。本义:倚靠)。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恁,依也。 、 《三国演义》-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或凭几学书。 、 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组词】
凭几、 凭肩、 凭脉
2.
【吊】
(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 、 《礼记·曲礼》-知生者弔,古弔辞曰,如何不淑。 、 贾谊《吊屈原赋》-敬吊先生。
【组词】
吊纸、 吊问、 吊死、 吊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