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8 06:3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8 06:34:57
词汇“亿廪”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亿廪”的分析:
“亿廪”由两个汉字组成:“亿”和“廪”。
结合起来,“亿廪”可以理解为指代一个储存了极大数量粮食的官方粮仓。
由于“亿廪”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用来描述国家储备粮食的丰富程度,或者在文学作品中用来比喻国家的富饶和安定。
由于“亿廪”的罕见性,很难找到现代的例句。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出现类似“国库亿廪,民安物阜”这样的表述,意指国家粮仓充盈,民众安居乐业。
“亿”和“廪”都是古代汉语词汇,它们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但“亿廪”作为一个组合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可能只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学语境中出现。
在古代**,粮食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亿廪”这样的词汇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粮食储备的重视。在现代社会,由于粮食生产和储存方式的改变,这样的词汇已经不再常用。
对于现代人来说,“亿廪”可能会引起一种对古代社会结构和粮食管理方式的怀旧感,或者对古代国家富饶景象的想象。
由于“亿廪”的罕见性,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学术研究或历史讨论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亿廪”作为一个象征,代表富饶和安定,例如在描述一个理想国度的诗歌或故事中使用。
由于“亿廪”与古代粮仓相关,可以联想到古代粮仓的图像,以及与粮食储存相关的声音,如粮食倒入粮仓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亿廪”的词汇,因为这涉及到**古代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
“亿廪”作为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对粮食储备的重视,以及国家富饶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
1.
【亿】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安宁)。
安宁;安定。
【引证】
《说文》-亿,安也。 、 《左传·隐公十年》-不能供亿。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心亿则乐。 、 《左传·昭公三十年》-我盍姑亿吾鬼神。 、 《国语·楚语》-亿其上下。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心亿则乐。
【组词】
共亿、 亿康、 亿福
2.
【廪】
(会意兼象形。从人回,象屋形,中有户牖。又作“廪”。“廪”是俗字。本义:米仓)。
同本义。
【引证】
《诗·周颂·丰年》-亦有高廪。 、 《周礼·廪人》注-盛米曰廩。 、 《荀子·荣辱》。注:“圆曰囷,方曰廪。”-余刀布,有囷廪。 、 《公羊传·桓公十四年》-御廪者,粢盛委之所藏也。 、 《汉书·五行志》-御廪,夫人八妾所舂米,藏以奉宗庙也。 、 《荀子·富国》注-谷藏曰仓,米藏曰廪。 、 《孟子·万章上》-父母使舜完廪。 、 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组词】
廪囷、 廪粟、 廪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