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2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20:01
“亿万斯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时间极其漫长,亿万年之久。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时间的久远,通常用于强调某事物的历史悠久或持续时间极长。
在文学作品中,“亿万斯年”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的永恒不变,如山川、河流等。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事物历史深远的赞叹或感慨。在专业领域,如地质学或考古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地球的历史或古代文明的持续时间。
同义词“千秋万代”和“万古长青”都强调时间的久远和永恒,但“亿万斯年”更强调时间的数量级,而“万古长青”则更多用于形容事物的永恒不衰。反义词则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瞬间性。
“亿万斯年”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亿万”和“斯年”两个词组成,前者表示极大的数量,后者表示年份。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至今仍在使用,没有太大变化。
在文化中,时间观念往往与自然、历史和宇宙观联系在一起。使用“亿万斯年”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时间长河的敬畏和对历史深度的认识。
这个成语给人以庄重、深远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永恒。在使用时,往往带有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或对历史传承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讨论历史话题或观看历史纪录片时使用这个成语,以表达对历史长河的敬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亿万斯年,山河依旧,人事已非。”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老的石碑、静谧的山川;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悠扬的古琴声或深沉的历史叙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eons”或“millennia”,都用来形容极长的时间。
“亿万斯年”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时间久远的词汇。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反映了*人对时间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福禄攸同。
1.
【亿】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安宁)。
安宁;安定。
【引证】
《说文》-亿,安也。 、 《左传·隐公十年》-不能供亿。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心亿则乐。 、 《左传·昭公三十年》-我盍姑亿吾鬼神。 、 《国语·楚语》-亿其上下。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心亿则乐。
【组词】
共亿、 亿康、 亿福
2.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3.
【斯】
(会意。从斤,其声。其所以盛木柿。斤,斧子。本义:劈;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斯,析也。 、 《诗·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 《书·酒诰》。郑注:“析也。”-有斯明享。 、 《汉书·严助传》。注:“析薪者也。”-厮(斯)舆之卒。
4.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