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0:10
“忠款诚信”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忠”、“款”、“诚”、“信”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综合起来,“忠款诚信”强调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即对人对事都要忠诚、真诚、诚实和可信赖。
在文学作品中,“忠款诚信”常用来形容人物的高尚品质,如忠诚的朋友、诚实的商人等。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组来赞扬某人的可靠性和诚信。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法律等,这个词组强调的是信任和可靠性。
“忠款诚信”作为一个成语,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组的意义和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扩展。
在**传统文化中,“忠款诚信”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准则。在儒家思想中,忠诚和诚信是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基础。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组仍然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商业和法律等领域。
“忠款诚信”这个词组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可靠、值得信赖的形象。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鼓励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真诚和诚信。
在日常生活中,我遇到过许多忠款诚信的人,他们的行为和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一位诚实的商人,他始终坚持诚信经营,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信任。
在诗歌中,可以将“忠款诚信”融入到对高尚品质的赞美中:
忠诚如山,款款深情,
诚信如水,流淌心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忠诚的朋友在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温暖而坚定的旋律,来表达“忠款诚信”所带来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oyal and trustworthy”,强调的是忠诚和可信赖。不同文化中对忠诚和诚信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这些品质在全球范围内都被认为是重要的。
“忠款诚信”这个词组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道德准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通过学和应用这个词组,我更加明白了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真诚和诚信的重要性。
齐桓卫姬,忠款诚信,公好淫乐,姬为修身,望色请罪,桓公加焉,厥使治内,立为夫人。
1.
【忠】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不可谓忠。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 诸葛亮《出师表》-为忠善者。
2.
【款】
(会意。从欠,塞。省。本义:真诚;诚恳)。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释诂一》-款,诚也。 、 《史记·司马相如传》-谒款天神。 、 《汉书·司马迁传》-欲效其款款之愚。
3.
【诚】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诚,信也。 、 《礼记·郊特牲》-币必诚。 、 《礼记·中庸》-诚者自成也。 、 《列子·汤问》-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 《汉书·赵广汉传》-行之发于至诚。 、 韩愈《祭十二郎文》-乃能衔哀致诚。
【组词】
诚款、 诚敬、 诚虔
4.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