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5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57:36
“俊朗”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人的外貌特征,通常指男性外表英俊、清秀,具有吸引力。字面意思可以拆解为“俊”(handsome, good-looking)和“朗”(bright, clear),结合起来意味着一个人不仅外表好看,而且气质明朗、阳光。
“俊朗”一词源自汉语,其中“俊”字古已有之,指才智出众或外貌美好;“朗”字则有明朗、清晰之意。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描述男性外貌和气质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俊朗”常与文人才子、武侠英雄等形象联系在一起,代表着一种理想化的男性美。在现代社会,这一词汇仍然保留着其古典美学的韵味。
“俊朗”一词给人以积极、阳光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健康、活力和正面的形象。在表达时,使用“俊朗”可以增添一种文雅和深度的感觉。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描述某位老师、朋友或公众人物时使用“俊朗”,以表达对其外貌和气质的赞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笑容如春日暖阳,俊朗中带着一丝不羁的风情。”
视觉上,“俊朗”可能让人联想到阳光下的清晰轮廓和明亮的眼睛;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清脆的笑声或温和的语调。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andsome”或“charming”,虽然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指向了吸引人的男性外貌和气质。
“俊朗”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外貌,还涉及气质和给人的整体印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俊朗”可以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1.
【俊】
(形声。从人,雋(jùn)声。本义:才智超群的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俊,材千人也。 、 《春秋繁露·爵国》-十人者曰豪,百人者曰杰,千人者曰俊,万人者曰英。 、 《鹖冠子·能天》-德万人者谓之俊。 、 《礼记·王制》-俊士。 、 《礼记·月令》-赞杰俊。
【组词】
俊选、 俊良、 俊物、 俊群
2.
【朗】
(形声。从月,良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朗,明也。 、 《诗·大雅·既醉》-高朗令终。 、 《国语·楚语下》-其圣能光远宣朗。 、 《淮南子·原道》-新而不朗。 、 嵇康《琴赋》-朗月垂光。 、 陶潜《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
【组词】
朗白、 朗朗、 朗鉴、 朗亮、 朗明、 朗净、 朗烈、 朗朗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