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0:41
词汇“忧詟”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因忧虑而产生的恐惧或不安情绪。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忧詟”进行深入分析:
“忧詟”由两个汉字组成:“忧”表示忧虑、担忧,“詟”则有恐惧、害怕的含义。结合起来,“忧詟”描述的是一种因内心深处的忧虑而引发的恐惧或不安情绪。
“忧詟”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降低,可能被更简洁或现代的词汇所替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忧国忧民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因此“忧詟”在描述这种情感时,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和社会责任感。
“忧詟”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联想可能包括黑暗、不确定性和无力感。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在一些重大决策或面临不确定性时,会有“忧詟”的情绪体验。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忧詟”来增强情感的表达,如:“夜深人静时,忧詟如影随。”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可以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如英语中的“apprehensive”或“fearful”。
“忧詟”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能够精确地描述一种因忧虑而产生的恐惧情绪。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忧】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忧,愁也。 、 《玉篇》-忧,愁也。 、 《淮南子·原道》-忧悲者德之失也。 、 《易·丰》-勿忧。 、 《易·说卦》-坎为加忧。 、 《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 、 《诗·召南·草虫》-忧心忡忡。 、 《世说新语·自新》-何忧令名不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 、
【组词】
忧忿滞中、 忧蹙、 忧愠、 忧忆、 忧心如捣、 忧邑、 忧畏、 忧世、 忧怀、 忧怯、 忧天、 忧公忘私、 忧鱼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引证】
《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
【组词】
忧居、 忧服、 忧纪、 忧棘、 忧毁、 忧艰
2.
【詟】
惧怕;震慑。
【引证】
《说文》-詟,失气言也。 、 《汉书·张汤传》-群臣震詟。 、 班固《东都赋》-陆詟水栗。 、 扬雄《羽猎赋》。注:“恐惧也。”-竦詟怖。 、 《汉书·项籍传》-诸将詟服,莫敢枝梧。 、 《新唐书·李密传》-决两阵之胜,噫呜咄嗟,足以詟敌,我不如公。
【组词】
詟惕、 詟敌、 詟骇、 詟惮、 詟息、 詟栗、 詟挠、 詟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