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0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4:30
词汇“忧辱”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组合词,由“忧”和“辱”两个字组成。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忧辱”可以理解为因受到侮辱或羞辱而感到忧虑或悲伤。这里的“忧”指的是忧虑、担忧,而“辱”则指的是侮辱、羞辱。
在文学作品中,“忧辱”可能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侮辱而感到内心的痛苦和忧虑。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如讨论个人尊严或社会正义时,可能会被提及。
由于“忧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但可以推测,它是由“忧”和“辱”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个人的尊严和面子非常重要,因此“忧辱”这样的词汇可能在讨论个人或集体尊严受损时被使用。
“忧辱”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悲伤、愤怒和无力感。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正义和尊严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人经历了不公正的对待或侮辱,他们可能会感到“忧辱”,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忧辱”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
在无言的夜里,忧辱如影随形,
心中的痛,比夜更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低头不语,面带愁容,周围是压抑的氛围。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沉重的旋律来配合这种情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忧辱”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如英语中的“humiliation”和“distress”。
“忧辱”是一个表达复杂情感的词汇,它涉及到个人的尊严和情感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思想。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多维含义,并在适当的情境中使用它们。
1.
【忧】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忧,愁也。 、 《玉篇》-忧,愁也。 、 《淮南子·原道》-忧悲者德之失也。 、 《易·丰》-勿忧。 、 《易·说卦》-坎为加忧。 、 《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 、 《诗·召南·草虫》-忧心忡忡。 、 《世说新语·自新》-何忧令名不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 、
【组词】
忧忿滞中、 忧蹙、 忧愠、 忧忆、 忧心如捣、 忧邑、 忧畏、 忧世、 忧怀、 忧怯、 忧天、 忧公忘私、 忧鱼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引证】
《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
【组词】
忧居、 忧服、 忧纪、 忧棘、 忧毁、 忧艰
2.
【辱】
(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nòu)。②引申义:耻辱) 同引申义。
【引证】
《说文》-辱,耻也。 、 《论语·学而》-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 《史记·货殖列传序》-衣食足而知荣辱。
【组词】
奇耻大辱;荣辱;羞辱;忍辱负重;蒙受屈膝之辱;辱害、 辱残
使…受辱;侮辱。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 《论语·子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相如,必辱之。
【组词】
足以辱晋;辱邈、 辱抹、 辱没、 辱玷、 辱污